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下)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下)

上期石油圈,小编介绍了国外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本期小编将继续对这评价方法的国内研究进展和整体发展趋势进行介绍。

2中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1中国历次油气资源评价的发展

中国大规模开展资源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六五”(1981—1985年)期间,石油工业部和地矿部各自组织专家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这次评价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石油地质特征,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理论,采用以盆地为基本单元,以生烃—排烃—聚烃为主要思路的测算方法,这次评价只测算地质资源量,没有考虑资源的经济可采性。1991—1994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参加并计算了近海海域的油气资源量。这次资源评价不仅使用了大量的新资料,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工作,且基本上采用了统一的技术方法和评价软件系统。对全国的150个重点含油气盆地、618个区带、7792个圈闭进行系统评价,测算出全国石油地质资源量为94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38×1012m3。从评价方法上看,第二次仍然沿用了第一次的思路,盆地模拟法构成了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的主导方法,其次是区带和圈闭评价方法、统计法与类比法使用不够,这一状况与国外的实际应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缺少大量的勘探开发数据和类比刻度区。

1999—2003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分别对各自矿权区进行油气资源评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的评价工作,特点是引入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思路,以盆地评价为基础,以区带评价为重点。按照盆地和区带(区块)两大层次筛选确定了成因法、类比法和统计法3大类共10多种评价方法。油气资源量估算的方法以解剖的多种类型刻度区资料为基础的类比法为主,兼顾统计法和成因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主要评价方法是成因法。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以成因法为主,兼顾类比法;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除了成因法外,适当采用统计法。中海油开展了中国近海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主要采用地质模型与统计模型相结合的综合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未钻圈闭以及勘探历史数据统计与地质风险分析相结合的待发现资源量评价方法。

2003—2007年,由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发起,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3家公司各自做过所登记勘探区块资评的基础上,在中国实施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一次从国家层面组织了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研究工作(以下简称新一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是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其主要目的是摸清油气资源家底。此次资源评价根据不同盆地的地质特点,对评价方法进行选择(在类比法、统计法和成因法3大类方法中,选择应用了15种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和参数标准的统一,保证评价结果的横向对比;此次评价取得了全国115个盆地3个资源系列的评价结果,系统研究和应用了181个刻度区,建立了国家级油气资源评价标准体系、方法体系、参数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获取了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等关键参数,同时初步探索了煤层气、油砂和油页岩的技术可采系数和油砂。油页岩可回收系数的取值范围等;另外,较前两轮评价不同,本轮还预测了2006—2030年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并力图通过相应的技术方法,对全国的油气资源进行动态评价。

2.2中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优选的方法

中石油于2013年启动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方法优选的原则,并按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2大类,分别优选出评价方法体系。

2.2.1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优选原则及优选结果

基本原则是兼顾已有研究基础,重点考虑方法体系的有效性、配套性以及与国际评价方法的接轨性。具体原则如下:

(1)既考虑已有基础,又考虑与国际的接轨。中国经过全国历次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以及近几年的评价技术的准备,已形成了包括类比法、统计法和成因法在内的10多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方法,这为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评价方法体系仍然保留了中国原有的以成因法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如氯仿沥青“A”法。氢指数质量平衡法以及盆地分析模拟方法等;同时,为了体现与国际评价方法的接轨,加大类比法和统计法的研究力度,建立适合油公司实际要求的评价方法。

(2)既要系统、配套,又要有针对性。建立的方法体系要体现出层次性,包括盆地和目标(区带。区块)2大层次;评价方法体系要考虑成因方面,也要考虑统计和类比方面的方法技术,以适应各方面需求;评价方法体系要考虑不同方法的配套组合应用;评价方法体系能够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勘探程度评价对象评价工作的需求。根据以上原则,将评价目标划分为盆地级和区带级两个评价层次,其中盆地级主要采用成因法和统计法,区带级主要采用类比法和统计法。

2.2.2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优选原则及优选结果

包括以下3个原则:①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选择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有效使用的方法,如资源丰度类比法、EUR类比法和体积法等;②继承性,尽可能继承以前被证实为有效的方法,如小面元容积法和体积法等;③兼顾精细的评价方法,如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法和数值模拟法。根据以上原则,将评价目标区划分为大区域、目标层系和重点区块3个层次。其中,针对资料较少的大区域,采用体积法或容积法;针对目标层系采用地质类比法、EUR类比法和小面元法3种;针对重点区或解剖区采用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法和数值模拟法等。

3发展趋势

油气资源评价经历了一个由定性到定量的过程,目前油气资源的定量评价已成为油气勘探决策分析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各类评价方法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能够为油气勘探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各类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不能对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行定量预测,而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对于勘探决策分析、指导井位部署是十分重要的。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①地质类比法如何有效应用,包括选择刻度区。解剖刻度区及参数选择问题;评价区面积是影响资源量评价结果的关键,因此如何更合理地划分评价区边界还有待深入探讨。②油田规模分布模型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分布是最适合的油田规模分布类型,对数正态、帕莱托(Pareto)还是其他的分布模型?③发现过程模型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数学/统计学工具能提高发现过程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发现过程模型计算结果对油田规模不确定性的敏感性有多大?发现过程模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反演已知油田的发展过程?在一个勘探区带(play)内勘探效率随时间变化否?④连续型资源(ContinuousResources)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连续型油气资源评价参数的空间分布如何确定?什么分布是最适合的连续型油田规模分布类型?随着今后油气勘探难度的增加,油气空间分布的定量预测将是资源评价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也会出现其他发展趋势。

3.1对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的定量预测将是今后油资源预测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勘探程度的增加,剩余常规油气资源量及油气藏规模越来越小,勘探风险无疑会增大;非常规可采资源是评价重点,甜点分布是预测的关键。因此,要求勘探决策时更加谨慎。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勘探风险,利用空间预测模型(如地质统计学等)研究油气的空间分布规律,定量预测其空间位置,对于指导井位部署。提高勘探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建立基于不同原理、不同模型的多种方法评价体系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用单一方法来评价某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很可能由于方法所基于的原理或模型不合理以及评价者对地质认识的局限性、参数选取不当而使资源预测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采用多种方法对同一地区的油气资源进行交叉验证,可以避免出现上述偏差。

3.3油气资源评价的发展将会涉及到地质学、数学、统计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等学科,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为决策者提供足够的决策信息,减少勘探风险。

3.4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直观地反映资源预测的结果,有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石油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标题: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新一代评价软件系统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