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四)

进入21世纪,以美国非常规油气、加拿大油砂、委内瑞拉重油为代表,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中国非常规油气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中国进入了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并重的勘探开发新时代,地质开发理论进入了非常规油气创新的“黄金期”。随着研究与勘探开发实践的快速推进,非常规油气将逐步成为中国油气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5 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研究进展

2.5.1地球物理技术研究进展

针对页岩系统致密储层及流体的评价预测,测井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出现了“六特性”测井评价技术系列。“六特性”评价,即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评价,实现烃源岩品质评价、储层品质评价和工程品质综合评价,确定页岩系统油气分布的“甜点区”。除了常规测井方法外,岩性评价主要推广应用元素俘获测井技术,提升岩性组份计算精度;含油性评价加大应用对油气信息敏感性较强的录井技术,录井技术测井与录井结合,如将红外光谱、岩石热解地球化学等录井技术与阵列声波或偶极横波、核磁共振等测井技术相结合,实现油气层有效识别;物性评价由于致密储层孔隙结构复杂,评价难度较大,现主要采用核磁共振、微电阻率等成像测井,以期建立针对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烃源性评价目前主要采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统计、电阻率与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lgR和核磁共振与密度测井组合的干酷根含量转换等3种方法,主要实现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计算;脆性评价主要采用岩石组份计算和岩石弹性参数计算等2种方法,刻画岩石的脆性特征;地应力评价主要指水平地应力(σH和σh)评价,包括方位确定、大小计算以及地应力纵横向各向异性、地应力平面展布特征等,可借助电成像测井和阵列(或扫描)声波测井实现。

2.5.2 “甜点区”评价研究进展

“甜点区”定义是非常规油气分布中相对富集高产的有利区带。评价优选“甜点区”也是非常规油气勘探研究的核心,贯穿整个勘探开发过程。非常规油气甜点包括“地质甜点、工程甜点、经济甜点”。提出了油气富集“甜点区”评价的8个指标,其中3个关键指标是:TOC值大于2%(其中页岩S1>2mg/g)、孔隙度较高(致密油气>10%,页岩油气>3%)和微裂缝发育。地质甜点着眼于炬源岩、储集层与裂缝等综合评价,工程甜点着眼于埋深、岩石可压性、地应力各向异性综合评价,经济甜点着眼于资源规模、地面条件等评价。如当前非常规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的“甜点区”评价,主要着眼于烃源层、储集层、裂缝、局部构造等地质甜点要素评价,和压力系数、含油气饱和度、脆度、地应力特性、埋深等工程甜点要素评价(表5)。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四)

表5.致密油气与页岩油气“甜点区”评价标准

“甜点区”评价包括5项关键技术:①烃源岩“甜点区”预测技术:通过岩样测试、声波/电阻率计算、核磁共振十密度法等综合评价纵向烃源岩甜点分布,连井对比结合沉积相、地震相分析,明确烃源岩甜点平面分布特征。②储集层“甜点区”预测技术:综合岩心实测物性资料与有利目的层段的沉积相、成岩相研究,进行孔、渗分布等多图叠合,确定储集层甜点区。③脆性评价与预测技术:通过X—衍射等方法进行矿物组分分析,结合应力实验及动态测井脆性分析确定有利层段,利用叠前地震属性反演确定平面分布。④地应力评价技术:通过岩石力学实验结合阵列声波等测井资料,计算岩石弹性模量,提供孔隙压力、上覆岩层压力、最大/最小水平应力等参数,指导井眼轨迹设计、确定压裂方式和规模。⑤“甜点区”地震属性综合预测技术:利用多参数交会分析与叠前弹性反演,确定岩性、孔隙度、脆性等关键参数的平面分布;利用叠后多属性裂缝预测技术,预测和解释裂缝发育区;集成岩性、物性、脆性等多参数分析,预测甜点区分布。

2.6非常规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北美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革命性发展”,主要得益于微地震监测、水平井压裂钻完井、平台式“工厂化”生产、“人工油气藏”开发等4项核心理论技术的重大进步。

2.6.1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微地震监测技术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矿业局提出,历经70余年发展,国外已经具备了微地震监测专有技术、软件、设备等一体化的服务能力。我国微地震监测技术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已初步具备微地震采集设计、处理解释、油藏建模等一体化服务功能,在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取得了一定应用效果。应用集中在六大方面:①储层压裂监测;②油藏动态监测;③识别可能引起储层分区,或充当过早见水流动通道的断层或大裂缝,描述断层封堵性;④以裂缝为主的储层,可以用于速度成像和横波各向异性分析,对裂缝性储层有关的流动各向异性进行成像;⑤对微地震波形和震源机制研究,可提供有关油藏内部变形机制、传导性裂缝和再活动断裂构造形态信息,及流体流动分布和压力前缘移动情况;⑥微地震监测与其它井中地震和反射地震技术结合,可大大降低储层监测周期和费用。

2.6.2水平井压裂技术研究进展

水平井钻井最早是在1863年由瑞士工程师提出,20世纪80年代是国外水平井钻井技术快速发展、逐步完善并开始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时期,特别是美国,随着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勘探开发,水平井钻井数几乎成指数增长,从2000年的1144口增长到2012年的17721口左右,增长了15倍多,水平井数占总井数的比例也快速升至36.7%。近年来,随着水平井综合能力和工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水平井的轨迹设计技术、随钻测量、随钻测井、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钻井液等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种水平井新技术出现,并逐步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水平井钻井技术正在向结合地质、地球物理、油层物理、工程技术等多种因素的集成系统发展。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国内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在水力裂缝的起裂、延伸,水力裂缝条数和裂缝几何尺寸的优化,分段压裂施工工艺技术与井下分隔工具等方面均已取得重要进展。水力喷射压裂技术、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限流法分段压裂技术、体积改造技术、高速通道压裂技术是几种常见的压裂工艺。

2.6.3平台式“工厂化”生产研究进展

平台式“工厂化”生产模式是指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集中配置人力、物力、投资、组织等要素,以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用于传统石油开发施工和生产作业。实现多井平台式“工厂化”生产,必须具备4个要素:①整体研究、批量布井;②模块装备、标准设计;③交叉施工、流水作业;④用料用水、重复利用。目前,“工厂化”作业只针对北美和中国等页岩气、致密油单一非常规油气类型进行施工,该模式强调油气生产将突破一个井场只钻一口井、只钻一种非常规油气类型的传统油气生产方式。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多层多井平台式“工厂化”生产模式,是指对含油气单元内不同层系、不同类型的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按照大平台布井方式,集中部署一批井身结构、完井方式不尽相同的井,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技术装备,以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数口井的钻井、完井、返排、生产同步作业。中国油气资源分布区地表环境复杂,以山地、黄土塘、沙漠、海洋等为主,可供钻探地区有限,环境脆弱,这决定了诸如四川盆地等常规与非常规油气重叠发育区,更需要走多井平台式“工厂化”生产模式的发展之路。

2.6.4“人工油气藏”开发

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开发存在“高产难、稳产难、补充能量难”等“三难”问题,有效开发页岩层系油气藏,本文作者通过系统调研和试验,提出“人工油气藏”开发理念,即从页岩层系油气藏的物质基础、流动通道、流动能量等3个要素着手,通过置换驱替,促使油气物质基础充分释放,通过体积改造,构建油气流动缝网通道,通过多轮次增加地层能量,有效补充油气流动能量,最终实现页岩层系油气较高程度采出(图14)。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四)

图14. 非常规“人工油气藏”开发流程图

非常规“人工油气藏”开发内涵与天然油气藏不同。天然油气藏开发是指,圈闭中具有统一油气水界面的油气,依靠自然渗透率和浮力作用,通过达西渗流,实现天然能量开采。“人工油气藏”开发涵义,是指基本无渗透能力的致密地层,通过驱油压裂、气体压裂、原位加热等方法,形成裂缝型“人造渗透率”,与地下基质微纳米孔喉构成油气产出系统,实现人工能量开发。“人工油气藏”体积改造,通过提高油藏改造体积、提高裂缝与油藏接触面积、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匹配程度、提高地层压力等四方面提高改造效果。“人工油气藏”体积改造,具有三个内因和三个外因。三个内因是指弱面(天然裂缝、层理、节理等)、水平应力差和脆度,弱面越发育、地应力差越小、岩石脆度越大,越易形成复杂裂缝;三个外因是指液体黏度、净压力和应力干扰,低液体黏度、高施工净压力、合理裂缝干扰,有利于形成复杂裂缝。“人工油气藏”体积改造,可通过定量压裂缝网进行监测,微地震监测解决缝网位置刻画难题,微形变监测获取地下有效改造体积,光纤监测全生命周期的改造和生产信息。新一代的压裂技术,是实现“人工油气藏”体积改造的利器,如LPG压裂技术:在北美已完成1863井层,增产倍数提高1.5倍,100%回收利用。国内研发LPG压裂液体系,耐温105℃,黏度50mPa·s,性能达国际水平;如液态CO2压裂技术:在北美应用1200口井,国内开始现场试验,研发增稠剂及增稠助剂,耐温90℃,目前最大的瓶颈是液态CO2交联后粘度低,携砂性能有限,长庆油田试验1口井,吉林试验1口井,计划实施3口井。非常规“人工油气藏”开发的实现,需要持续攻关压裂形成最大缝网机理、压裂液无伤害地层机理、改变油水界面驱油机理、控压生产地层流动机理等关键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大型水平井体积压裂可能并不是未来页岩层系石油开发的主流技术,原位转化/改质技术很可能是页岩层系石油高程度采出的杀手锏技术,成为石油工业产生里程碑式影响的重大革新技术。原位转化/改质技术,通过大规模体积加热,原位改质或原地转化,将地上炼油厂搬到地下,成为“地下炼油厂”,使原地粘稠液态烃轻质化、凝析化,同时伴生新的地下天然缝网系统、超压和气体,形成新的人工有效驱替系统,地面条件需要经济发达的供热电网、煤等热源,实现低渗透油、致密油、页岩油一体化开采,采收率可达到30%~60%,具有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地下转化轻质油、较低污染等明显技术优势。

版权声明|来源:《地质学报》,作者:邹才能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