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新疆油田成功研发低温可溶桥塞

新疆油田成功研发低温可溶桥塞

新疆油田90%的油藏埋深在2000~3000米,原始油层温度在80℃以下,地温梯度较低。近年来,工程技术研究院结合新疆油田油层特点,自主攻关并研制了适应性强的低温可溶桥塞,已取得阶段性成功。

2月下旬,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可溶桥塞在G1110井钢丝探塞作业顺利结束。整个过程钢丝悬重无变化,可溶桥塞包括胶筒在内的工具全部溶解。这标志着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可溶桥塞溶解性能达到设计指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新疆油田“十三五”勘探开发的重点。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主流技术之一。可溶桥塞压裂后可在返排液中完全溶解,节省钻磨费用,实现快速求产,井筒全通径,降低作业风险。根据调研显示,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均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大部分可溶桥塞溶解温度在80摄氏度以上。为使这一技术实现国产化、自主化,2016年3月起工程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开展“可溶免钻桥塞的研制及试验研究”项目。

“耐压性能和溶解性能是评价可溶解桥塞的两个重要指标。可溶桥塞研制的难点就是实现可溶材料和胶筒材质均实现溶解。”该项目负责人赵云峰说。在室内实验时,可溶桥塞耐压达70MPa,耐温150℃,耐压性能和溶解性能均达到设计指标。

为进一步验证桥塞在实际工况下的各项性能,科研人员找到了合适的试验井进行现场溶解试验。

2016年12月,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可溶桥塞在G1110井坐封成功、试压合格,受冬季气温低影响,探塞作业推迟到今年2月17日进行。桥塞设计封位于3240米处,探塞时桥塞封位处钢丝悬重无变化,继续下探至桥塞封位以下40米处,复探3次钢丝悬重无变化,证明桥塞全部溶解,溶解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为进一步探索适用范围更广且溶解温度更低的可溶桥塞,目前科研人员已完成60℃以下可溶材料的室内研究,正在进行整体结构设计与研制。

版权声明|来源:中国石油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