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恭喜!“三桶油”4人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www.oilsns.com

10月26日,第十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在京颁奖,获奖者共15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计4人获奖,分别是中石化西北油气田的云露;中海油研究总院的米立军;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的何海清;中海石油海南分公司的徐长贵。
以下是第十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完整名单:

www.oilsns.com

 

 

“三桶油” 获奖人员

云露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72年11月出生,男,新疆奎屯人。1994年、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地质专业,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作,现任副总经理、总地质师。

www.oilsns.com

云露同志长期致力于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工作。指出多期岩溶是塔北古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发育的主控因素,长期发育的古隆起是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创新提出“岩溶缝洞型”新油气藏类型,对塔河油田快速探明起到重要作用。在顺北油气田勘探过程中,创新提出断控缝洞型储集体新类型,明确定义“断控缝洞型圈闭和油气藏”新类型,建立了“多期供烃、垂向输导、晚期成藏、走滑控富”油气成藏模式,为我国首个超深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油气田—顺北油气田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

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27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R13)、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R2、R3、R4、R7、R12)。获得中石化突出贡献专家、中石化科技功勋奖、第七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第九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第十九届孙越琦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米立军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65年5月出生,男,天津市武清区人。1986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地质学专业,2008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海南省科协副主席,中海油海南能源有限公司董事。

www.oilsns.com

米立军同志长期从事渤海、南海含油气盆地综合评价和油气勘探科技攻关,创新建立渤海海域晚期快速成藏模式,推动发现了近22亿吨石油地质储量;先后担任国家战略选区和重大专项项目长,率领团队创立南海深水油气成烃、成藏模式,为荔湾3-1、陵水17-2等深水大型气田的发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000亿立方米、原油地质储量6800万立方米做出贡献;提出白云凹陷“拆离控盆”、“油气共生、断脊联控、内气外油”等创新认识,实现流花20-2等深水区轻质油田群的重大发现;负责编制中国海油首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地质评价规范,建立勘探投资决策系统等,为中海油“海上大庆”的建成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奖项4项(1R4,2R8,1R9),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8R1,2R2,R3,3R4,1R8,1R10);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海清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66年5月出生,男,甘肃省临洮县人。198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在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工作,现任副总经理。

www.oilsns.com

何海清同志从事油气地质勘探30多年,首次提出浙西北二叠系存在深水浊积岩的新认识和浙西北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样式以及西秦岭地区早三叠世沉积为深水海相浊积岩系的新认识,对我国南方和西秦岭地区大地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提出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及北斜坡震旦-寒武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新认识新模式,为川中安岳特大型气田及古隆起北斜坡大规模岩性气藏的发现做出突出贡献。创新提出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二三叠系泛湖盆退积型规模砂砾岩成藏模式,指导了玛湖十亿吨级砾岩油田的发现。创新阜康凹陷斜坡区控砂控储控藏新认识,论证的康探1、康探2风险探井获重大突破,指导了阜康地区规模油气区的发现。

出版合著专著13部,发表论文61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R7),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1R2,1R7)、一等奖5项(1R2,1R3,1R5,1R8,集体)。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先进个人”、中建南钻探项目“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徐长贵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71年10月出生,男,江西乐平人。1995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矿产勘查专业,199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煤田、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业,200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地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工作,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勘探部总经理、集团公司资深专家。

www.oilsns.com

徐长贵同志长期从事中国近海油气地质研究。建立陆相断陷盆地源-汇系统时空耦合控砂原理,指导渤海中深层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建立走滑转换带控藏原理,推动中国近海复杂断裂带持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揭示变质岩潜山“优势矿物-多期应力-双向流体”三元共控成储机理,突破传统潜山储层发育模式;系统揭示渤海新近系存在古湖泊的完整科学证据,提出渤海新近系存在湖盆萎缩期极浅水三角洲,指导渤海浅层大面积岩性油气藏勘探。

出版专著3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EI/SCI收入论文24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R4)、二等奖1项(R7)、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R2)、一等奖6项(1R2,2R4,1R6,1R10,1R14)、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2R1,1R2,1R3,2R4,1R5,2R8)。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