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南海胜利”号FPSO坞修安全管理纪实

   9月21日,距离“南海胜利”号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正式复产已过去整整30天,其生产作业已完全步入正轨。     “南海胜利”号FPSO距上次坞修已12年。自今年4月大修项目实施以来,“南海胜利”号FPSO成功完成坞修以及系泊系统更换作业,恢复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延长服役周期,可满足油田安全生产需要。     整个坞修历时99天,总人工时超过百万小时,其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取得这样的安全业绩,秘诀在于“网格化”分级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     下好坞修安全“整盘棋”     “南海胜利”号FPSO坞修面临交叉作业点多、作业人员复杂、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作业风险控制难度高等诸多困难和挑战。     “要想确保坞修作业风险控制达到最低合理可行,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坞修项目安全经理郭跃武说。针对这一情况,“南海胜利”号FPSO项目组实施“人员布控”战略,将所有参与坞修的安全管理人员合理安排,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项目组将全船划分为35个网格,每个网格区域都有指定的区域负责人,如安全监管队伍网格、密闭空间作业监管网格和动火作业监管网格等,区域负责人主要职责是进行区域化监督、联合巡检等,保证不留安全死角。     在一次作业中,负责监管主甲板作业的余佛胜看到一名作业人员没有将进舱牌挂到展示板上就准备进舱作业,立即叫住这名员工。“如果不挂进舱牌,就无法掌握进舱作业人数,在应急情况发生时,就不能立即做出最快速的反应。”余佛胜严肃地告知其中的风险,并监督其进行改正。     通过“网格化”人员布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事件还有很多。“人员布控”战略就是通过人员合理安排,细化安全责任,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     作业安全管理“全覆盖”     除了“网格化”管理,为了实现从人员行为到设备,从交叉作业到高风险作业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作业,项目组在作业安全管理方面也下了苦功。     针对各项重大作业,项目组要求施工方提前制订施工方案和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在作业开始前,安全管理人员提前介入,对人员资质进行审核,开展相关安全培训,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     清舱作业是坞修过程中的一项高风险作业,其中最大的风险来自带有剧毒的硫化氢气体。因此,在作业开始前,项目组对所有人员进行了硫化氢防控专题培训;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员工都配备防毒面具;舱口守护、通风、照明、防爆措施一一到位,保证员工人身安全,最终顺利完成所有舱室清洗工作。     安全监督制度“无死角”     “庭无留事,案无留牍。”“南海胜利”号FPSO项目组通过制订相应的安全监督制度及措施,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坞修安全作业保驾护航。     在隐患排查方面,项目组实行安全联合巡检制度,安排每日和每周巡检负责人,定期组织联合巡检,巡检发现的问题立即解决并在第二天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在联合巡检常态化基础上,继续推行行为安全观察和隐患登记跟踪整改制度。坞修期间提交行为安全观察卡420份,巡检发现、整改隐患210项。     此外,为了保证所有作业人员都参与到安全监督工作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项目组建立了“安全微信工作群”。任何人发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拍照在群里共享,相关负责人看到问题立即协调资源进行整改,通过工作群协调解决的现场不安全隐患共计156项。     在坞修过程中,项目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安全会时间,保证每天下午按时召开安全例会,在部署安排下一步安全工作的同时,鼓励员工将监管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汇报讨论。     通过“网格化”全覆盖监管模式,“南海胜利”号FPSO坞修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取得零事故的良好安全绩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