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蓝天保卫亟须“气定”天然气利用需“多点开花”

     “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天然气可以发挥重要作用。”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原董事长周吉平面对媒体提问时说。     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水平明显偏低与供应能力阶段性富余问题并存。对此,周吉平认为,提升天然气消费水平,加快天然气发电势在必行。“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气电装机和发电量呈现‘双低’,气电占电力供应比重低,占天然气消费比例也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水平。”       今年两会期间,“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引发代表委员强烈共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要求日益迫切,能源结构调整进入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更替期。“有效扩大天然气利用无疑是能源供应清洁化、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现实选择,还应进一步提高消费比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生产经营管理部总经理苏俊表示。       “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同比增1.9%。去年年底发改委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       天然气发电拥有技术成熟、环保优势明显、调峰作用显著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天然气利用的主要方向。美国天然气发电量2016年首次超过煤电(30.4%),占比达到34%,成为第一大发电用燃料,而我国燃气发电利用的气量不足总量的15%。       改革需要和政策导向正在为气电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       周吉平建议,要在推动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有序发展热电联厂、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方面找准发力点;加快科技攻关,降低气电成本;推进体制改革,完善气电、气热价格联动机制,加强管道输配价格监管。同时,政府也要给予财税优惠支持,提高气电竞争力。       “天然气发电不光要能产得出,还要用得上、落得下。”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总经理助理喻新强则认为,在消费终端,不能忽视地区之间气电价格承受能力存在的差异,要进一步平衡和降低用气价格,打通电力外输通道,真正有效把气电利用起来。       除了气电业务,我国工业燃料用能方面,煤炭占比约73%,而天然气仅为10%。随着改善大气环境与控制能源总量方面约束刚性逐步增强,工业燃料领域以气代煤空间巨大、动力强劲。       苏俊建议,要严格实施煤炭总量控制和“禁煤区”政策,将工业燃料升级纳入各省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考核体系,推进“煤改气”进程。“无论气电业务还是工业燃料煤改气,通过加大直供力度来降低企业用气成本,才能破除价格瓶颈,加快天然气推广利用步伐。”他说。       今年年初,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后,一些省级天然气发展规划也陆续出台,河北省规划“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270亿立方米”。针对农村“气代煤”发展缓慢问题,部分河北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要完善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加强规划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升级和财政有力支持,实现农村散煤‘清零’。”山西的赵立欣等代表集体建议,进一步普及天然气和液化气在农村的应用,推动解决用能层次低和污染问题。       从用气规模挖潜和利用结构调整两方面入手,天然气利用“多点开花”,将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