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巴基斯坦油气通道有何战略价值

编辑丨薛子文
      
能源安全的最大威胁——马六甲困局
       
目前,中国每年原油需求的六成来源于国际市场,以2011年为例,我国原油进口量高达2.5亿吨。资料显示,原油进口来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中东,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5%。第二大地区是非洲,占18.7%。前苏联地区是中国第三大石油进口来源,占14.8%。第四大进口源是中南美洲,占8.3%。

1

进口原油中,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部分的原油大约2亿吨,占进口总量的80%左右要通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这一传统的海上运输线路,进口渠道过于集中。在平时,这个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管的海峡受到海盗与恐怖主义活动的严重威胁。在战时,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则更加难以保证。同时,美国在这一地区部署有军事基地,希望加强对海峡沿岸国家的影响,试图控制或参与这一重要海上通道的管理。这个885公里的狭长水域,就像容易被扼住的咽喉。中国军事及能源战略专家王海运曾指出:“世界主要航道都有美军部署、一旦出现非常事态,要控制中国石油供应不是太难的事。”
       
这十分不利于我国能源安全,迫切需要开辟多渠道的原油进口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当能源供应过分集中于一条通道时,中国理所应当采取措施来化解这种安全风险。
       
破局——三大陆上油气通道
       
为打破这种对传统海上石油通道的担忧,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探求石油进口通道的多元化,先后在西北方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建设了中亚、中俄和中缅三大陆上油气通道。西北通道包括于2005年12月全线贯通的我国首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和2009年12月贯通的横贯中土哈乌四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东北方向是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远东原油管道,止于大庆,2011年1月1日正式启用。西南方向是中国陆上第三条油气战略通道——中缅油气管道。

2

中缅油气管道使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部分原油避开马六甲海峡,直接从缅甸西海岸登陆,路程缩短约1200公里,对实现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确保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不过,也有专家对此并不完全乐观。法国地缘政治学者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认为,即使东南亚地区向中国南方输送油气的计划全部变成现实,也改变不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另外,缅甸的政局变化和缅北地区多年来安全状况不佳可能对中缅油气管道造成政治风险和安全风险。
       
总的来说,三大陆上通道的战略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曾表示:“管道绕开马六甲海峡,不仅能缩短路程,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更重要的还可缓解和降低原油进口高度依赖马六甲所带来的压力和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大原油管道进口能力虽然可以达到7000万吨/年,相对于2014年3.1亿吨的原油进口量,这只占中国原油总进口量的1/4,无异于杯水车薪。这就要求中国必须继续寻求获取油气资源其他战略通道。
       
巴基斯坦油气通道的可行性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继续开拓新的战略通道的必要性。纵观中国周边,目前只有巴基斯坦具有开辟新的油气战略通道的所有条件。 

  3

 从地理位置看,巴基斯坦西邻中东和非洲油气产区,北接中亚,东壤印度和中国,南临印度洋,中亚的十字路口,能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巴东部与新疆喀什地区接壤,而且有公路相通。虽然山地崎岖,但是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油气管道可以沿公路接通新疆塔里木油田和西气东输管道。通过巴基斯坦的中转,中东等国家的油气可以不断的输往中国。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西距霍尔木兹海峡723公里,扼守着波斯湾口,是中亚地区通往印度洋的最近出海口。全球40%的石油都要通过这里运往世界各地。2013年2月,中国竞得瓜达尔港的运营权。分析人士指出,取得瓜达尔营运权对中国具有重大价值。届时,中国可利用在瓜达尔的影响力,铺设中东输往中国西部的石油管道。
       
政治上讲,巴基斯坦与中国在美、印等国的战略包围之下,一直笃定的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两国具有几十年的传统友谊,在政治、经济、文化多领域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巴各阶层普遍对中国持友好态度,是中国在全球唯一的“全天候伙伴”。
       
同时,巴基斯坦也积极地希望融入中国能源体系,也是基于对中国未来良好经济前景的预期。严重的能源短缺危机、安全形势差、政局持续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巴资本外逃和转移至他国现象很严重,使巴失业率上升,出口增长受阻。巴国迫切希望得到中国的投资振兴经济,同时为其安全局势背书。巴方希望中方充分利用巴的地理优势,把巴基斯坦作为在本地区的贸易和能源走廊。
       
近年来,巴基斯坦在谋求成为中国的能源大通道的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积极。据印度“ZeeTV”新闻报道,为了进一步密切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巴基斯坦官方有意将之前推动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线”(IPI)转向,变成“伊朗-巴基斯坦-中国天然气管线”(IPC),从而成为今后中国从伊朗进口天然气的战略门户,一旦成真,势必使中巴能源通道建设合作更具可操作性。
       
有消息人士介绍,这项工程中位于伊朗的1092公里管线已经铺设完毕。IP工程原是衔接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国的IPI天然气管道的西段,但因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领土争端至今仍剑拔弩张,因此新德里始终不敢下决定启动该项目,而巴基斯坦也因美国掣肘而不得不搁置该项目。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巴基斯坦决定让IPI工程转向IPC线,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向中近东输出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战略门户”,而伊朗也将因巴基斯坦的亲近而大大缓解战略压力。巴基斯坦学者进一步指出,伊朗天然气东进巴基斯坦,是欧亚大陆“天然气管道战争”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在覆盖大陆的能源管网中,IP是个关键节点,巴基斯坦能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能源中转国”,这将带来丰厚的“战略回报”。      

据中国石油报、前瞻网财经等报道综合整理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石油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